第一百三十一章 命中注定的大人物

江湖野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敛果小说www.runsolenergy.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之罘湾开港,同舟社鼓励工商的辐射效应,
  
  再加上近几年共建会在农业基础建设的持续投入,
  
  让登州的人口总数、工商规模、耕地面积、平均亩产和上缴税收等数据逐年增加。
  
  治下安宁,百姓丰足,商贸繁荣,
  
  有上考之喜,无刑讼之忧。
  
  在这种地方任职,
  
  是很多地方官员梦寐以求的“肥缺”和“美差”,
  
  但知登州事宗泽却开心不起来。
  
  登州的确治理得很好,
  
  比他过去二十多年历任的五县治理得还要更好!
  
  可这份功绩和他本人无关,
  
  甚至于治下的很多事,他都插不上手。
  
  他很清楚,在自己掌握的数据之外,
  
  还有一份更真实,更能反映登州这几年建设与发展巨大成就的真实数据,
  
  只是,身为一州长官,他却接触不到。
  
  自从去年底,登州第二将兵围蓬莱演习之后,
  
  徐泽除了那次登门“恭贺”自己升职外,再无动静。
  
  但登州官场却在迅速地“沦陷”,
  
  宗泽越来越感觉自己被所有人孤立起来了。
  
  各县的县令敷衍他,州衙的胥吏捧着他,就连治下的百姓也在防着他!
  
  这是宗泽任官以来,从没有过的经历,
  
  这种被所有人孤立的感觉,格外折磨他的内心。
  
  宗泽生于北宋嘉佑四年(公元1060年),
  
  据传,其母刘氏在宗泽出生前曾梦见天空出现猛烈雷电,有光照耀其身。
  
  天生异象,必有贵人降临——宗泽命中注定是个留名千古的大人物。
  
  宗家虽然贫苦,却是“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
  
  宗泽幼年时,还要随长兄宗沃下地劳作,
  
  农闲则在父、祖的教导下读书识字。
  
  后来,为了躲避瘟疫,
  
  宗家迁居到交通比较便利,商贸、文化较为发达的廿三里镇。
  
  在那里,宗泽的视野扩大了,
  
  耳闻目睹朝廷吏治腐败,国家日乱,逐渐萌发了救国救民的抱负。
  
  不到二十岁的宗泽毅然辞家,外出游学,
  
  历时十余年,就学之地多达数十处。
  
  他不仅悉心求学,刻苦研读经、典,
  
  而且,学以致用,深入社会底层,了解民情,
  
  看清了整顿吏治是解决政治腐败,挽救大宋国运的关键。
  
  元佑六年(公元1091年),宗泽接连通过发解试和省试(礼部试)后,
  
  在殿试时,不顾字数限制的规定,洋洋洒洒写了万余言,
  
  力陈时弊,还批评朝廷轻信吴处厚的诬陷而放逐蔡确,
  
  认为“朋党之祸自此始”。
  
  主考官“以其言直,恐忤旨”,
  
  将宗泽置于“末科”,给以“赐同进士出身”,
  
  从此,开始了他坎坷不平的仕途。
  
  连续多任不得升迁,年龄比他仕龄还短的后辈都和其同列了,
  
  种种羞辱没有击败宗泽,反而让他愈挫愈勇,
  
  没法进入庙堂,谋得高位,以整治吏治,还朗朗乾坤。
  
  那就退而求其次,扎根基层,守一县就治一地,
  
  让治下百姓在自己的治理下,看到大宋的希望。
  
  但转任登州后,
  
  就连这个退而求其次的抱负,也逐渐难以实现了。
  
  这里的一切,都在不断刷新宗泽的“三观”。
  
  作为一个有抱负有良心的士人,
  
  其人不惧同僚排挤,不怕朝廷不识,
  
  哪怕连续二十多年升职无望,五十多岁了还在基层打转,
  
  被人嘲笑为“四县老令”,他都能忍受,
  
  唯独不能忍受的,
  
  是这种被人架起来,只能做“官老爷”的感觉。
  
  更关键的是,
  
  就连他一直都很熟悉的百姓,也不买自己的账,
  
  仿佛,
  
  没有朝廷和官府的登州,会治理的更好?
  
  而他一直坚持整治吏治就可以挽救大宋国运的理念,
  
  在登州快速发展铁的事实面前,就是个笑话!
  
  整个登州,包括他宗泽在内,
  
  没有一个官员是称职的!
  
  所有的官员都在渎职!
  
  所有的官员都在通贼!
  
  所有的官员都不讲实话!
  
  所有的官员都在背叛朝廷!
  
  可任内考绩,却偏偏能成为大宋所有军州中的上上!
  
  对一个以“犟”闻名,过了知天命之年,仍初心不改的“老顽固”来说,
  
  没有什么能比信念的崩塌,更打击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