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唯有唢呐上云霄,百鸟朝凤!

泥石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敛果小说www.runsolenergy.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99章唯有唢呐上云霄,百鸟朝凤!
  
  林轩:“有一种概念,在蓝星这边比较模糊,在地星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词,形容这种情况。”
  
  “那就是,绝对音感。”
  
  在场三个音乐家面面相觑。
  
  宁柏明拍大腿:“这个词是不是用来形容那些天生就可以分辨出音调的人的?”
  
  林轩点头:“应该说对了一半,准确的说,在地星经过科学研究,大家对这个绝对音感有一个共识。”
  
  “有些人是天生拥有绝对音感,有些人则是经过了后天的训练可以拥有绝对音感。”
  
  “最强的人,可以同时听出七个音同奏分辨出分别是哪七个音。”
  
  蓝星这边,因为单节音乐内部,不会用跨度太大的音符,所以并没有什么音乐需要作曲家或者听众去分辨它用的到底是那些音。
  
  如果音域跨度不超过两个,十几个音内部,太容易判断了。
  
  但是在地星不同,同一个小节音乐内部,可能横跨三个以上的音域跨度,所以绝对音感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在地星,普通流行乐作曲家一般能分辨两三个音同奏。”
  
  “天生的绝对音感者,可以分辨出六七个音同奏。”
  
  “天生绝对音感加上进入了作曲这一行的普通大师,可以在交响曲里提取出主旋律,只听一遍,就能复刻出超过十五分钟以上的乐谱。”
  
  “曾经地星的音乐家李斯特在听过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的首演以后上台,用钢琴重新改编演奏了这部作品。”
  
  “他不只是复刻,还把单独主旋律放出来时,不协调的地方做了修正。”
  
  “而谱写交响曲的,无一不是超级大才,他们天生拥有绝对音感,后天又经过了很漫长的时间的训练,他们可以在看到乐谱的时候,就听到声音。”
  
  听完后,指挥家作曲家戏剧家博伊尔点头:“有些时候,我也有这种感觉。”
  
  “我一直以为这是一种感觉,没想到这是一种可以训练的能力。”
  
  因为蓝星这边的古典乐用不到这能力,所以被忽视了太正常了。
  
  莫多夫点头:“这种情况说的过去,不过脑子里想出来的和真实的声音始终是有偏差的。”
  
  “贝多芬不是先天失聪,而是后天聋,对于音乐的声音有深刻的记忆是原因之一。”林轩:“至于脑补的声音和真实声音不同……”
  
  “那就要提到第二个原因了,骨传导技术。”
  
  “很多人听不到声音,并不是听力神经破坏,而是耳部结构破坏。”
  
  “但声音不只是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事实上固体震动的音质,远高于空气震动传播。”
  
  “声音可以通过人体的骨骼——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传递、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这样一条路径完成传递。”
  
  “贝多芬把钢琴的腿锯掉之后,放在地板上,别人弹奏钢琴,他趴在地面上,就能听到钢琴的声音。”
  
  此时,世界上很多的音乐家都在看直播。
  
  有些音乐家是琴不离手的,起居室居住的地方就有钢琴。
  
  很多人尝试着把脑袋放在钢琴上,然后堵住耳朵,弹奏琴键。
  
  这种声音听上去很奇怪,但是力量感很强!
  
  很多人瞬间发现了贝多芬的音乐力量感如此强烈的原因。
  
  因为贝多芬听到的声音,和普通人听到的声音不一样!
  
  贝多芬很轻易通过骨传导技术,发现了音乐震动的力量感。
  
  什么样的乐曲配合力量感最强,什么样的配合力量感最弱,贝多芬一清二楚。
  
  命运在敲门的“噔噔蹬,蹬——!”就是力量感超强,甚至可以说是达到了极限的一组音符!
  
  博伊尔:“林,有一个问题,别人弹琴,贝多芬可以把头贴着地板去感受震动,听到声音,那他写曲的时候不可能一直安排一个人在身边弹琴吧?”
  
  “每一个作曲家都喜欢在身边放一种乐器,有吉他的,有钢琴的,有提琴的。”
  
  “每次灵光一闪,马上就要用乐器弹奏出来,来确定这段旋律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旋律。”
  
  “这种情况下,贝多芬如何一边贴着地板一边弹琴呢?”
  
  如果贝多芬趴在地板上,脑袋贴着地板,然后双手伸过头顶,然后再弹奏钢琴,这也太奇怪了?
  
  就算勉强能做到,也非常不方便。
  
  作曲家弹琴验证旋律本来就是方便之举,这样的行为反而麻烦了,还不如脑补呢!
  
  林轩笑着:“很简单,这件事情,地星上的小孩子都知道怎么做的。”
  
  “我记得我小时候,课本上专门讲了这种方法。”
  
  “那就是用牙齿紧紧地咬住一根小木棍,顶在钢琴上,然后弹奏钢琴。”
  
  “这也是一种骨传导,而且声音听起来非常不一样,比贴地板更方便,不过有时候容易造成共振,影响判断。”
  
  博伊尔傻了。
  
  咬住木棍,顶住钢琴?
  
  学音乐的人哪能不知道声音传播的途径。
  
  一想就知道,这是可行的。
  
  不过,在贝多芬所处的年代,他能发现这件事情,和现代人能理解这个道理,完全是两回事啊!
  
  莫多夫很好奇:“这也说得通,那第三个原因呢?”
  
  “第三个原因,就是贝多芬的创作难度,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
  
  “有人曾经把贝多芬聋了之后的各种曲子的和旋拿出来列成坐标,做成集合方程求解,发现在坐标系上,这些线是有规律的往复的。”
  
  “也就是说,在古典音乐后期的发展中,成规模的有节奏感的往复,已经代替了灵光一闪,成为了作曲家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
  
  “反过来,有这种能力,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同一作品的风格化。”
  
  “当然了,也就会让创作难度降低。”
  
  博伊尔听到这里眼睛一亮。
  
  地星上,古典音乐的新道路也是贝多芬淌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