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来十年黑非洲计划

丢失的红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敛果小说www.runsolenergy.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四百六十四章
  
  吴奇不知道最后一句话,给章秘书带来什么感想?
  
  他关注的是国内对非洲的态度,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姿态降临呢?
  
  七十年代的,慈善援建模式?八十年代的,不闻不问模式?九十年代的,小打小闹模式?
  
  又或者,新时代后期,国内资本渐丰,民营资本已经开始率先一步尝试拓展新市场了,就像八十年代日港台等资本的前辈们拓展华夏市场一样。
  
  在非洲,集团也有不小的投入。
  
  公司在非洲的战略中心是以矿业和农业为支柱发展!
  
  说实在的,华夏有第一大消费市场,也有全球第一大生产链条,矿业资源挖来多少都能消化了,只要本地的成本不高于国际现货价格。
  
  现代农业对于非洲来说近乎于没有。
  
  古埃及人四千年就知道利用潮汐涨落的尼罗河洪水留下的淤泥种植粮食,但是除了北非阿拉伯人的农业体系之外,以及一部分南非殖民者留下的农业体系外,黑非洲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现代农业体系……
  
  这其实很恐怖!
  
  在我们华夏感到痛苦的近现代,外来殖民者也没有摧毁掉华夏农业体系,霓虹入侵了华夏四分之一的领土也没毁掉,甚至老蒋炸掉了花园口也没有完全毁掉这个体系。
  
  从黄河流域再到长江和珠江,密布于农村的一块块方田,纵横乡村地头间的各种水渠和田垄,以及后来密集修建的水库和堤坝……
  
  将华夏数千年的农业勾连了起来。
  
  同样,国内几亿的农村老农,他们所会的种植知识,会的伺弄庄稼的经验,乃至各个地方的作物品种,以及家畜家禽的不同种类,都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
  
  同样对比于非洲。
  
  在苏丹开展牧草种植之前,猛牛这些公司还要培训,告诉当地工人们要做什么?
  
  苏丹的地理条件优越,殖民者也留下一些农场,不过这些农场以经济作物为主,而且品种单一、需要成熟的渠道,当地人几乎没有从看天吃饭的情况中走出来。
  
  这些还是表现在浅层的一些问题,当地没有数千年的作物选育历史,华夏先辈们虽然没有形成选育的科学,但是也无意中自发地选育了适应当地气候,乃至适应了该地流行疾病的农作物品种……
  
  这在非洲是完全没有的。
  
  地里面种的作物,不是欧洲传来的,就是东亚的作物,北非还算好一点,阿拉伯世界的农业,也算是璀璨过一段时间,南非完全是殖民者构建的,所以清一色地引进农作物品种,黑非洲们种的那些东西叫五花八门。
  
  木薯、山药、土豆、玉米、面包树,有一些是有本土种植经验的作物,还有一些直接是从海外传过来的,没有选育和优化就按照原产地经验种植了,所以这些强力作物的表现也堪堪勉强能入眼……
  
  这就有点像历史穿越文中,觉得找到玉米和红薯之后,整个华夏粮食就能产量大爆发。
  
  可华夏本土八九十年代的红薯,可是经过农学院多年的选育后,充分适应了华夏气候和土质,又有经验娴熟的华夏老农伺弄下,才能得到那么夸张的农作物产出!
  
  在古代,真要是派个船把红薯拉回华夏,估计种植结果不是欠收就是绝育。
  
  近现代的华夏能弄出高产红薯、土豆作物,那也是红薯和土豆样本在清朝种到民国时期,其中已经有民间自发选育过程的两百年历史了。
  
  非洲?
  
  呵呵!
  
  没有农业种子公司,没有农业技术公司,甚至连充足的肥料都没有……
  
  现代氨肥都是由耐高温高压的反应釜合成。
  
  别小看这种做化肥的反应釜,同样的材质能够用来做炮钢,算是准工业国家的一条分割线,一穷二白的黑叔叔们肯定没有。
  
  最后,搞得来非得农业公司,给当地政府捐了一个化肥厂,结果就是这个化肥厂到了当地政府手后,这个生产氨肥又变成了生产炸药的工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