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县城偶遇

高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敛果小说www.runsolenergy.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今天是正月初三,士林源书坊早早便开门了,虽然是新年,但生意还得照做,除了正月初一休息一日,其他日子书店都不能打烊。
  李延庆走进了书坊,书坊里静悄悄的,李延庆原以为没有人,没想到走进店才发现,地上坐满了少年和孩童,每人抱一本书,正是自己写的《大圣捉妖记之红孩儿》。
  罗掌柜听见店门响,探头从楼梯上望下去,却见是李延庆,激动得他差点失足滚下楼,上前一把抓住李延庆,“庆哥儿总算来了!”
  李延庆的手腕被罗掌柜抓得生疼,便挣脱了笑道:“掌柜别急。”
  “你现在就是我的救命丸,你若再不来,明天我就要去你家了。”
  “有这么严重吗?”
  “只有更严重!”
  罗掌柜把李延庆请上二楼,把门关上,带着一种哀求的语气道:“菩萨保佑,小官人千万是给我送书稿的!”
  李延庆嘻嘻一笑,从怀里掏出两部书稿放在桌上,罗掌柜的眼中顿时射出异光,居然还是两部,他一把抓起书稿,激动得在原地打转,“终于来了!我有救了!”
  李延庆其实倒也理解罗掌柜的心情,王贵、汤怀天天唉声叹气,念叨着想看下一部,就象丢了魂似的。
  学堂内其他学子也差不多,他们买了王贵的书,就像买了上瘾的药,整天把铜钱在王贵耳边摇得叮当响,催他再拿下一部书来卖。
  鹿山学堂如此,想必其他地方也一样。
  罗掌柜终于平静下来,给李延庆点了壶茶,坐下来笑道:“前些天东主天天派人来催我,硬生生把我催出病来,我也天天找你父亲,让他带口信给你.....”
  李延庆一怔,父亲什么时候带口信给自己过,难道忘记了?他心念一转便知道了,父亲一定是怕影响自己学业。
  “这书稿怎么送过去?”李延庆又问道。
  “我马上就走,我要亲自送去大名府,东主一再交代的,书稿一到就给他送去。”
  说到这,罗掌柜忽然一拍脑门,“看我这人,欢喜糊涂了,竟然把给你的钱忘记了。”
  他连忙从柜子里取出一份纸卷,笑道:“这是隔壁银铺的存钱柜卷,里面存有两百两银子,其中一百两是你第二部和第三部的稿费。”
  他把柜卷递给李延庆,又道:“上面还需要你的画押才行,等会儿我和你去银铺,把这道手续补上。”
  李延庆大为好奇,接过这份用楮纸制作的纸卷细看,当然,这并不是纸币交子,而是类似存单一样的东西,早在中唐时期,柜坊便开始有了存钱的业务,更不用说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宋朝。
  北宋初年,这种存钱的交子卷刚开始在巴蜀地区出现,后来便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成为了一种变相的纸币,但由于出现兑现危机,朝廷便废除私人交子,改由朝廷发行,宋徽宗时期发行钱引,也是一种纸币。
  不过现在钱引还只能在一些大城市内使用,象汤阴县就暂时没有,罗掌柜给李延庆的交子卷则是大名府洪登记银铺的存银凭证,只能在相州、卫州、磁州、洺州和大名府五地的洪登记银铺兑换。
  李延庆放下交子卷,又道:“不是说好三十贯钱吗?怎么变多了。”
  “这是东家的意思,按照普通士人的最高润笔费给你,也希望小官人能继续写下去。”
  对方待自己厚道,李延庆当然也不会计较,便笑了笑收下了交子卷。
  ......
  在县城里办完事,李延庆打算吃了午饭就回去了。
  他现在所在的这条街叫做东大街,是汤阴县商业最繁华的一条街,光酒馆就有三家,还有客栈、茶馆、银铺、药铺、书坊、各种吃食店等等,各种店铺林立次比,店铺招牌层层叠叠,今天是大年初三,大街已开始热闹起来,人流如织,几家酒馆基本上都已满座。
  宋人虽然不吃午饭,但也不绝对,象干苦力的夫役,肚子饿极了还管什么中午下午,再加上新年期间很多人起得晚,早上一顿耽误了,中午吃饭也很正常。
  这时,李延庆看见前面有家包子铺,便信步走去,刚走到包子铺前,却听见背后有人叫他,李延庆一回头,只见后面跑来一名男子,正是族祭时见到的李冬冬,李延庆还准备初五去他家,没想到在县城居然遇到了。
  李延庆连忙迎上前,“冬哥怎么来县城了?”
  也幸亏昨天父亲告诉他,这位李冬冬和他同辈,不然他就会喊冬叔了。
  “我来县城买点东西,刚才看见背影有点像你,便一路追来,果然是你。”
  李冬冬很热情,拉着李延庆道:“还没有吃饭吧!我请下你馆子。”
  李延庆指了指包子铺,“这里就蛮好了。”
  “哎!包子有什么好吃的,跟我来。”
  他拉着李延庆走进了对面的林记酒馆,上二楼找一个靠窗的位子坐下,李冬冬点了四五个菜,要了一壶酒,便笑问道:“小老弟怎么会在县里。”
  “我来书坊买一些书,冬哥怎么也在这里?”
  “不瞒老弟说,我这次回乡,一是祭祖,其次是想买一批药材回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