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走为上计

井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敛果小说www.runsolenergy.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原文:全师退敌。左右无咎,未失常也。这一计策已经是我们“三十六计”的最后一计了,原文的意思是说打不赢,全军退走,暂时避敌锋芒未尝不是一种不错的战略选择,毕竟保存实力才能下次再战,这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儿。实际上,没有打过败仗的将领是没有的,项羽一世英名,也有败走乌江,麦克阿瑟在“二战”以及朝鲜战争都遭遇了数次失败,但是这些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一代名将。为了保存实力,有时候不得不选择赶紧溜掉,保留有下次东山再起的机会,举个例子,“鸿门宴”时的刘邦就是如此,很显然,项羽等人已经准备要剁他了,此时不走更待何时,那么今天,我将讲述民国时期的一次经典例子。
  毛主席曾经在“长征”结束之后说过一段非常著名的总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是主席事后谈到长征意义的时候讲述的上述几句话,我想说的是,长征几乎是无奈之举,又是必然的选择。在讲述这件事的发生之前,我先谈一点自己对于从古代到民国时期,数次农民起义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在谈到这个观点的时候,我是不会考虑该起义的正义与否的,摈弃所谓的政治考量,纯粹从技术层面来看问题,这样会相对严密与真实。实际上道理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农民起义想要成功必须要有两点,其一:必须要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并有思想进行持续不断的洗脑;其二:不能呆在同一地方不动,坐等挨打,因为当时的合法政府可以从全国调集兵源与物资围剿,在能够有足够势力抵抗政府之后才能选择性占据一地,一上来就趴着窝不走,必然死路一条。
  历史上,太平天国的成功与失败都是源于此,成功在于有拜上帝教作为思想工具,让老百姓从思想上有盼头,比如“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样的宣传还是急剧煽动性的,战略上,早期从金田起义开始,一路打仗,边打边走,打完一地,该地打散的老百姓失去土地与房屋,无法生存只能跟随大军攻打下一处,这里面有几大好处,除了军队数量越来越大之外,将领也在实战中越打越有经验。当然了,最后他们发生了内讧,占住江淮之地不走,坐看清廷修建江北大营等,最终失败,符合上述两条。李自成与黄巢两次起义均是因为没有严密的思想体系,军队一盘散沙,军纪非常的差,甚至与土匪无异,失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再来看朱元璋,他的成功得益于有红巾军的明教作为思想工具洗脑,而他的战略又非常高明,所谓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为其赢得了缓冲时间。成功者在获得一定资源之后如果开始严肃军纪,考虑百姓的实际利益,也有严密的思想工具,那么成功是可以企及的,但并不代表就能一定成功。
  废话讲完了,我们开始讲正题吧,我们伟大祖国的成功正是因为有严密的组织结构,这就是我们的党,有很好的思想体系,这就是传说中的******思想,也有边打边走的战略,这就是长征,虽然是被逼无奈,却歪打正着。在革命中期之后,党的领导层非常注意照顾底层老百姓利益,红军的军纪非常好就是明证,总之,所有的因素造就了我们的成功,接下来我只分析“长征”的始末。从1930年年底开始,******的国民政府对苏区红军开始了“围剿”,我们后来把这一系列的事件统称为“五次反围剿”。从第一次到第三次,中央红军均是由******、朱德指挥,成功瓦解了敌人的攻势,到“第四次反围剿”的时候因为内部斗争,******已经失去了权利,而朱德与******依然让******铩羽而归,此时已经到了1933年。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内,红军经历四次大规模的战役,实际上无论是当地的战略资源还是兵将的士气都受到了极大地影响,大家想想,首先,红军苏区当时的面积很小,而且都是山区,并没有过多的资源可以支撑这么多次大型战役,其二,高级将领们也开始嘀咕,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可以调集全国的资源与部队反复进攻,可以预见的未来,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在这四年,大家采用游击战术可以获得迂回的空间,那是因为******没有预料到红军如此的顽强。1933年9月开始,******调集了一百万大军,他的目的非常明确,你不是喜欢游击战吗,游击战奏效有一个大前提,得有可以迂回穿插的空间,******不再给与这样的空挡,一百万大军,用于中央苏区就有五十万,步步碾压,逐步缩小,实际上,就算是大罗金仙也没辙,面对什么都不如敌人的情况,红军高级将领百愁莫展。此时掌权的是德国人李德与共产国际代表博古,他俩一是不了解红军战术的优劣,二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说句良心话,虽然这二位是反面教材,但,个人认为******此时回来办法也不多,可以肯定的是红军的损失应该不会这么大。李德毕业于正规军事院校,学习的是西方那一套传承上千年,面对面对砍的战术,说白了就是大规模阵地战,这个战略战术就是与***军队打阵地战,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绝不退缩,此计正中***下怀,所以到1934年10月的时候,红军损失惨重,根据地根本就扛不住了,中央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换句不好听的话,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没辙了就跑呗,下次恢复了元气再战,无所谓什么丢脸与怯弱,仅仅是一种战略而已。实际上,回过头去看,面对如此局面,其实应该早一步进行战略转移,遗憾的是最初领导人未能认识到局面的严峻性,其次,大家确实也不知道该往何处去,你不能自认聪明的告诉大家,我们去陕北嘛,在通讯极度不发达的条件下,没人知道当时全国是什么情况,更不知道陕北什么情况,陌生的地方也许更不适合生存,这是很多高级领导人需要面对的。长征开始之后红军其实是分为三大部分的,第一部分就是中央红军,也叫红一方面军,这一部分红军最初根本就不知道去哪里,只知道哪儿都不去就只有死,从中央苏区出发的时候大约还有接近九万人,一路西行,第一道关卡,也是必须要跨过去的就是湘江,在河谷开阔地与数倍于己的***军队血战,此战过后,中央红军锐减到只有三万,不可谓不惨烈,如果中央红军还是按照既定计划北上与贺龙、肖克的红二、六军团汇合无异于自杀,因为******等人已经识破了红军的企图。这其中还得益于军阀的自保心理,红军西行之路才不至于那么的艰难,饶是如此,也是险死还生。此后的红军突然往南、往西进占gz重镇遵义,二战娄山关,gz军阀王家烈被打怕了,再未有机会阻止红军在gz进出,此后召开了决定性的“遵义会议”,******接过指挥权,再次东山再起,这就有了“四渡赤水”,完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弓弦”与“弓背”战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堪称经典。四渡赤水彻底打乱了***军队的既定部署,中央红军跳出了包围圈,一路西行,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走雪山过草地,最终到达陕北。实际上,现在用这么浅薄的文字简直难以描述当时的艰难与困厄,尤其是川西的草原与雪山简直是地狱一样的存在,就在现在,就算使用当下最高端的户外装备,你都不见得能活着过得去,跟别论那时候红军战士都是单衣草鞋。毫无御寒装备,全凭血肉之躯,喝一口辣椒水就上路,所谓精神的力量就是这样。可能有人要问了,他们怎么知道可以去到陕北呐?是的,开始一直都是不知道往哪里去的,毕竟那时候通讯很不发达,也没有可能给红军指一条明路,但是,就在******最彷徨的时候,徐海东从一块被裁减的报纸上发现陕北红军在******的领导下居然过得挺滋润,这才决定去到陕北,也是机缘巧合。这里多说一句,这位徐海东到达陕北之后就做了******的副手,1955年授衔的时候成为大将,大家可要知道我们共和国迄今为止,只有十位元帅,十位大将,不可谓不风光,可惜的是他的老大******在东征阎锡山过程中不幸战死沙场。因为牵涉到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一些复杂情况,这里简要的说说他们的事项,陕甘革命根据地主要的创建者其实是******与谢子长,这就是为什么现在sx有两个县叫做zd县与zc县至于有多么犀利呐,和他们对等的就是杨靖宇牺牲的地方叫做jy县左权牺牲的地方叫做zq县共和国的奋斗史上很少将一个地方用人名命名,除非这人确实相当犀利。当然了,陕甘地区的创始人还有后来的国家副主席高岗,这家伙后来因为搞事儿败露之后自杀身亡,另一位就是******的老爹习****同志了,主要是他们的努力与奋斗造就了早期的根据地,也为红军长征找寻一个安身立命之处提供了条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