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下,关于宋朝军制的分类详解

九天寒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敛果小说www.runsolenergy.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军队的左、右厢,原为左、右翼之意。唐初李靖兵法说,“诸大将出征,且约授兵二万人,即分为七军”,“中军四千人”,“左,右虞候各一军,每军务二千八百人”,“左、右〔两〕厢各二军,〔每〕军务二千六百人”(《通典》卷148,《武经总要》前集卷6)。唐玄宗时,王忠嗣攻击突厥,“破其左厢阿波达干等十一部,右厢未下”(《资治通鉴》卷215),将突厥分左、右厢,亦是左、右翼之意。故南宋末王应麟说:“左、右厢起于唐,本用李靖兵法,诸军各分左,右厢统之。”(《玉海》卷139)他指出了军队左、右厢的起源,却没有注意左,右厢含意的变化。大致自中唐以降,左、右厢已成为固定的军事编制单位,却又仍然保持了左、右翼的原意。[《旧五代史》卷114《周世宗纪》载高平之战,“乃令侍卫马步军都虞候李重进,滑州节度使白重赞将左居阵之西厢,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将右居阵之东厢”,这是将东厢作右翼,西厢作左翼。宋仁宗时的《武经总要》前集卷2《讲武》照抄唐朝军队操练布阵的情况,说:“左、右厢各为三军,上军在北,中军次之,下军在南,东西相向,中间相去容三百步。”这些都是左、右厢仍可作左、右翼的例证。]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择善骑射者千人为殿前射生手,分左、右厢,号曰英武军’,(《资治通鉴》卷220,《新唐书》卷50《兵志》),殿前射生手的左、右厢应为各有五百人的军事编制单位。唐代宗永泰元年(765),由宦官鱼朝恩统神策军,“其势寝盛,分为左,右厢”。[《资治通鉴》卷223。又《唐会要》卷72《京城诸军》说,唐德宗时,“兴元克复”,“始分神策为左、右厢,令内官窦文场,王希迁分知两厢兵马”。按神策军分左,右厢的时间,应以《通鉴》为准。]当时不仅是中央军,就是地方军也往往采用左、右厢的编制。例如在安史之乱中立下战功的郭子仪朔方军中,左厢兵马使叫张用济(《资治通鉴》卷221)。
  五代时,左、右厢的编制更为普遍,而且是作为高等的军事编制单位,“时诸军皆分左、右厢,厢各有主帅”(《资治通鉴》卷291注)。例如后周殿前司的铁骑、控鹤和侍卫司的龙捷、虎捷四大主力,都分左,右厢。周世宗嘉奖高平之战战功,任命韩令坤和赵弘殷(赵匡胤父)分别为龙捷左、右厢都指挥使,慕容延钊和赵鼎分别为虎捷左、右厢都指挥使(《旧五代史》卷114《周世宗纪》)。宋太祖的开国功臣石守信,曾在后周任铁骑、控鹤四厢都指挥使,兼管这两支大部队(《宋史》卷250《石守信传》)。北宋承袭周制,如捧日、天武、龙卫和神卫上四军,也分左、右厢。宋太宗端拱元年(988),还“特置马步军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殿前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分别由孔守正和范廷召担任(《长编》卷29十月甲子)。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一职,实际上也是沿用后周铁骑,控鹤四厢都指挥使的旧制。北宋厢一级的统兵官是厢都指挥使;除上四军外,如殿前司的马兵骁骑军、[《宋史》卷187《兵志》说骁骑军“咸平五年,分左、右厢”。据《长编》卷99乾兴元年七月癸巳,《玉海》卷139记载,骁骑军仅分“上、下军”,应是宋真宗后期已取消左。右厢的编制。]步兵虎翼军,[《宋史》卷187《兵志》不载殿前司的虎翼军分左,右厢,今据《长编》卷99乾兴元年七月癸已,《玉海》卷139。]侍卫马军司的骁捷军、骁武军、云翼军和侍卫步军司的虎翼军、勇捷军、威武军、清塞军、归恩军也分左、右厢,而其他大多数番号的禁兵却并无厢一级的编制。某些番号的禁军兵力很少,如殿前司的马兵清朔军仅有四指挥,擒戎军仅有五指挥,步兵宣威军仅有二指挥,神射军仅有五指挥,侍卫马司的忠猛军仅有一指挥,骁锐军仅有四指挥,武清军仅有一指挥,侍卫步军司的怀勇军仅有三指挥,怀顺军仅有一指挥,归圣军仅有一指挥,这类禁兵自然不可能设立左、右厢的编制。也有某些番号的禁兵,如殿前司的步兵广勇军,侍卫马军司的广锐军,侍卫步军司的武卫军、保捷军、振武军,宣毅军等等,兵力并不少,甚至多于上四军,却也不设左、右厢的编制。归恩军仅有二指挥,其左、右厢看来亦不是厢一级的正规编制。
  按照五百人一指挥,五指挥为一军,十军为一厢的正规编制,每厢应有二万五千人。捧曰、天武.龙卫和神卫上四军既然各设左、右厢,则四军应各有五万人,共计二十万人。然而在事实上,上四军的兵力显然大大少于此数。宋真宗时,规定上四军“厢各三军,每军五指挥”,而捧日军与龙卫军每指挥仅有三百人或二百五十人(《长编》77大中祥符五年正月乙酉,卷99乾兴元年七月癸巳)。如天武军与神卫军每指挥兵力和前两军相同,则捧日军和天武军每厢才四千五百人,四厢共一万八千人,龙卫军和神卫军每厢才三千七百五十人,四厢共一万五千人。此外,上四军还各设第四军,“以处所退年高者”(《东斋记事》卷2)。总的看来,大约因厢一级编制的兵力较多,各厢都指挥使的军权较大,故自北宋前期至中期,已逐步缩小或废弃左、右厢的编
  制。宋太宗时特设的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和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两职,因兵权过大,逐渐成为虚衔。宋仁宗时,武将高化任泾原路副都部署、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龚州防御使(《
  长编》卷111明道元年九月甲戌),后两个官名都是虚衔,当时捧日和天武两军驻守开封,不去陕西戍边。葛怀敏在陕西与西夏对峙,也被授予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的军职,“迁捧日、天武
  四厢都指挥使”(《宋史》卷289《葛怀敏传》)。南宋初,王躞被杨么起义军击败,由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降授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要录》卷79绍兴四年八月辛巳),故人称“王
  四厢”(《金佗续编》卷25《杨么事迹》)。事实上,他们都未统率上四军作战。宋太祖时,龙捷军左厢至少有六军,[《长编》卷10开宝二年九月辛未有“龙捷左厢第六军〔都〕指挥使潘光裕
  ”。]改名龙卫军后,至宋真宗时,已缩编为三军。捧日军在宋太宗时“分左,右厢,各四军”,而到宋真宗时也缩编为三军。虎捷军在“宋初指挥四十六”,后改名神卫军,“仁宗后止存指
  挥三十一”(《宋史》卷187《兵志》)。可知厢一级的编制逐渐走向名存实亡。
  军
  厢下设军,在前引初唐李靖兵法中已有著录。五代时,厢下设军的编制较为普遍。厢的统兵官仅有都指挥使一员,而军的统兵官却有都指挥使和都虞候两员。自后周到北宋,不少将领即
  是由军的统兵官,升为厢的统兵官,再升为二司三衙的统兵官。周世宗在高平之战后赏功,赵弘殷由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升龙捷右厢都指挥使,龙捷左(左厢)第二军都指挥使孙延进为郑州防
  御使(《旧五代史》卷114《周世宗纪》)。王审琦在后周任“铁骑都虞候,转本军右第二军都校(都指挥使)”,后又“转控鹤右厢都校”(《宋史》卷250《王审琦传》)。王彦升在后周“以功
  迁龙捷右第九军都虞候,累转铁骑右第二军都校”(《宋史》卷250《王彦升传》)。韩令坤曾任后周“控鹤右第一军都校”(《宋史》卷251《韩令坤传》)。张廷翰“从世宗平淮甸,以功迁铁
  骑右第二军都虞候”,“宋初,权为铁骑左第二军都校”(《宋史》卷259《张廷翰传》)。这些例子证明,后周铁骑、控鹤、龙捷等主力军的左;右厢之下,都有军一级的编制单位。当时还往
  往称军和厢的都指挥使为“军主”和“厢主”。曹英在后汉时任“奉国军主”,后又“迁本军厢主”(《旧五代史》卷129《曹英传》)。李万全“隶护圣军,为骑土,累迁至本军都校,与田景
  咸、王晖等从周祖入汴,号十军主”(《宋史》卷261《李万全传》)。郭威得以夺取帝位,在相当程度上依仗了护圣和奉国军十个军的兵力。护圣军和奉国军后改名龙捷军和虎捷军(《旧五代
  史》卷111《周太祖纪》)。周世宗高平之战后,“将校迁拜者凡数十人,士卒有自行间擢主军、厢者”(《资治通鉴》卷291)。北宋开国的第二年,宋太祖“宴宰臣、节度、防御、团练使、刺
  史、统军、诸军、厢主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长编》卷2建隆二年十一月壬申)。当时尚是五代余习,军都指挥使地位颇高,不像后来那样居于低位。
  北宋军一级统兵官仍是军都指挥使和都虞候,“每军各有都指挥使一员,都虞候副之”(《东斋记事》卷2)。关于军的番号,如有龙捷左厢第六军(《长编》卷10开宝二年九月辛未),效顺
  第一军(《长编》卷63景德三年八月庚寅)之类,可见军之上设厢或不设厢,番号稍有不同。按照规定,北宋一军为五指挥,应有二千五百人,然而实际上也很不整齐划一。如在宋真宗晚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