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捷克问题

河边等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敛果小说www.runsolenergy.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波希米亚(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德意志帝国始终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完成了两德和奥地利帝国合并之后的德意志帝国终于腾出手来,开始把魔爪伸向这里。
  自从进入到1936年,除了战火纷飞的伊比利亚半岛,位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苏台德地区也成了整个欧洲所关注的焦点。这里居住着360多万的日耳曼人,在奥匈帝国时期,他们是这个国家的主体民族。但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整个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在协约国集团的支持下,被从帝国的领土上分离出去,形成了新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这个过程并没有经过什么所谓的“民族自决”。
  而作为生活在波希米亚的第二大族群,日尔曼人在这个新生国家里的地位甚至还不如人口比他们要少一半的摩拉维亚人。面对捷克人的压迫,境内的德意志人当然选择了反抗,自从《凡尔赛条约》签订之后,原波希米亚地区德意志民族要求脱离捷克斯洛伐克回归帝国的呼声愈濱愈烈,而奥地利帝国则在一旁推波助澜,不时在国联大会上提出所谓的修约要求。
  在东欧,有许多地方都零零散散地生活着日尔曼族群,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当年为了对抗奥斯曼帝国的入侵,神圣罗马帝国在边境一带设立了许多日尔曼军团的边疆军事屯垦区,比如在巴纳特、伏依伏丁那、特兰西瓦尼亚和布科维纳,有一些地方的人口比率就是以德意志人占多数。
  德意志人给斯拉夫人带去了现代科学和工业技术,这些德意志人居住和生活的地区,基本上都成了斯拉夫人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
  这反而引起了他们的觊觎。
  1937年2月,奥地利和南德联邦帝国正式在日内瓦的国联大会上向各国提交了照会:如果国联不能就捷克斯洛伐克境内所发生的捷克人欺压其他民族的问题做出正确的解决方案,那么奥地利帝国将会采取单独的行动,保护波希米亚境内的德意志同胞免于遭受捷克人的“残酷迫害”,帝国有能力也有决心独自解决这个问题。
  奥地利方面要求在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举行一场在国联监督下的“全民公投”,这一要求当然遭到了捷克人的拒绝。
  这份外交照会顿时引发了一场所谓的“苏台德危机”。
  在皇帝的命令下,超过40万的帝国陆军被部署到了捷克边境一线,似乎一场全面战争一触即发。
  面对战争的威胁,新任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布鲁姆亲自前往维也纳进行外交斡旋,在奥、英、法三国的压力下,贝奈斯不得不选择屈服,同意国联派出一个“特别调查团”就捷克内部的民族问题进行所谓的调查。
  1937年5月3日,为期两个多月的国联调查团向国联大会提交了正式的调查报告: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并非一个民族,所以组成一个单独的民族国家的基础并不存在。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捷克民族人口只有59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六左右,由于无法占到国内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绝对多数,所以说独立的捷克人国家的存在并不符合“民族自决”的原则,从法理上来说是不合理的。有足够的证据显示,捷克人在政治、语言、文化和教育方面对境内的其他民族存在着长期的压迫和歧视行为,例如规定不会捷克语的人员不能在政府机关中出任公务人员。由于这种压迫政策,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民族矛盾愈发尖锐,随时都有可能引发一场全面的内战,这对于地区的安全形势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国联的调查报告对于贝奈斯政府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另外,英国人和法国人并不愿为捷克人的愚蠢来背书,从而卷入一场“毫无准备的战争”。
  1937年7月9日,德英法意四国政府领导人在慕尼黑举行会晤(历史的惯性是如此巨大,因为英国人不愿意把会谈地点选在维也纳),英法两国作出了妥协的姿态,决定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实行“分治”,苏台德地区和摩拉维亚实行自治,其后由全民公投来决定未来的前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