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启传说

老酒里的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敛果小说www.runsolenergy.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启,史称夏启,生卒年不详,夏禹子。禹病死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位9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今山西省夏县西池下村里)。

    子继父位家天下

    舜晚年的时候,禹完成了治水的大业,于是他带着妻子,到外地出游去了。他让禹他走后接替他的职位。那时有个习惯,老首领让贤以后,为了让首领行使权力,早日树立威信,使民众的心逐步转移到首领身上,老首领要离开都城,去过普通人的日子。

    帝舜虽然让位了,但人民因为他的政德,仍然惦念他。他一百岁的时候,到南方巡游,突然患病,死了苍梧山(今湖南宁远县南)噩耗传来,国中臣民无不悲哀。

    大禹听到此讯,也是悲痛欲绝,亲自率领众大臣,以隆重的礼仪,为舜建造了陵墓,并苍梧山修庙祭祖,这就是至今犹存的零陵和舜庙(今湖南宁远县)。

    大禹殡葬了虞舜,带娥皇、女英二妃返都。二妃痛不欲生,当船过湘水时,竟双双投江而死。人们不忍说她们死了,而说她们变成了湘水神,因此称作湘妃。

    大禹品德高尚,治水有功,深得万民的拥护。舜去世后,大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这就是夏朝的开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大禹是夏朝的第一个国君。

    大禹当上夏朝的国君后,没有忘记肩负的重任,没有忘记天下的长治久安,虽然身居高位,却不贪图享乐。为了治理天下,他还经常外出巡游,了解民情。

    大禹巡视期间,看到多数部落首领对他毕恭毕敬,可是也有的部落首领并不把他这个领袖放眼里。他便下令各部落把所有的铜贡献出来,用这些铜铸成了九个大鼎,象征九州。每个鼎上铸着各州的地理出产、珍禽异兽,然后将九鼎运至宫中,号称是镇国之宝。各部落首领定期向禹王进贡时,都要向九鼎致礼。拥有九鼎的禹王,当然也就成了九州大地的主人。这九个鼎流传下来也就成了封建国家政权的象征。同时,铸鼎的故事告诉我们,禹时手工业和冶炼技术已得到了发展。

    夏禹开始部落联盟中拥有无上的权力,九鼎的铸成,使他有机会把这权力强化和神圣化,使它加巩固,以便把各部落统一一起。

    禹王晚年有一次茅山(今浙江绍兴)召集各部落首领,想借商议大事之名再显示一下威风,巩固他对各部落的控制。说来也巧,这次大会刚开始,就给了禹王一个树立权威的机会。原来是离茅山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部落,叫防风氏。这防风氏对禹王的权力并不尊重,因此开会时,故意很晚才来。禹王见此情况大怒,下令处死了防风氏。各部落的首领见禹王是这样威严,个个俯首贴耳,唯禹王之命是从。

    禹王去世前几年,想效仿尧舜,找一个贤能的人来接替自己。初,人们推举帝舜时就掌管刑法的皋陶,但是没等接任,皋陶就病死了。后来经过商议,又一致推举伯益做他的继承人。

    伯益曾经是大禹治水的一名主要助手,发明过一种凿井的方法。他擅长畜牧和狩猎,曾教会人们用火烧的办法来驱赶林中的野兽。所以当时人们的心目中,伯益是仅次于大禹的一位英雄。

    随着王位的巩固,夏禹越来越觉得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王权应该由自己的儿子来接管,而不能让别的什么人来继承。可是伯益功劳卓著,威望极高,首领会议上推举他做自己的继承人。禹王感到众怒难犯,只好顺水推舟,答应下来。为了这件事,禹王越发烦躁,寝食难安。后来他想到:“自己所以能顺利的继承舜位,一是当年治水有功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二是舜选定自己做继承人之后,就让自己行使治理天下的大权。如果我也效法当年舜的做法,把治理天下的大权让儿子去执行,而只给伯益一个继承人的名义呢?‘于是禹王让启参与治理国事。过了几年,他的儿子启由于把国事处理得很好,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高了起来,而伯益做为继承人,却没有的政绩,他过去办的好事,人们也渐渐淡忘了。禹王死后,他的儿子夏启就真地行使起王权来了。而多数部族的首领,也都表示效忠于启,他们说:‘启是禹的儿子,我们愿意效忠于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