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密旨李鸿章

春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敛果小说www.runsolenergy.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213章:密旨李鸿章
  
      第213章:密旨李鸿章
  
      葛海华默不做声的盯着诸葛不亮看了一会,突然转头对王财道:“皇上,这段时间以来,我军沿海炮台屡战屡败并非这些炮台英军兵舰火力不脆弱不堪,亦非文官武弁怯战,实在是因为英军往来迅速,致使我陆军疲于奔命,增援不利,以我炮台百余守军如何能够对抗数十艘英舰的围攻?往往是我陆师援军未到,英舰已然获胜离去,这错不在炮台!”说着他顿了一下继续道,“大沽口乃是天津门户,近口三十余里有拦江沙一道,口外之险,极为重要,大船于此实难航行,只要我们固守大沽口几围四座炮台,那英军大舰就无法攻入,最多只能漏些小炮艇,这实不足虑,可我军若是放弃炮台,那英舰便可从容策划,到时候大量英军涌上大沽、北塘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京畿重地,如何能有刀兵之乱?臣明白诸葛副参谋长也是忧心皇室,但是弃守炮台绝对是失策之举!”
  
      坐在龙榻上的王财并没有仔细听葛海华说了些什么,他一直在搜肠刮肚的回忆当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军进攻大沽口时候到底是怎么打的,可惜的是他皱着眉头盘算了半天也只记得什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的**”之类,对于大沽口的作战好像书上都是一笔带过的,这炮台到底能不能抗住战舰似乎也没有明确的说过,事实上王财从历史课本上学到地东西归纳起来只有“**”两个字。    似乎清末所有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这两个字造成的,那是不是只要派谴得力将官,就能够避免大沽失守的悲剧?王财看了看沉着在胸的总参谋长葛海华,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毕竟这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真要是英国人打进来,那他是说什么也不会弃城逃跑的。    为了避免让自己在逃与守之间做尴尬地选择,御敌于国门之外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皇上如果信任。    微臣愿意亲自率军进驻大沽御敌,同时皇上严令入印军队继续向南推进,只要他们能够攻克加尔各答,那英国一定会与我朝和谈,在此之前,微臣必定死守大沽,绝不让英军前进一步!”葛海华朗声道。
  
      “皇上。    坚守炮台绝非上策,大沽炮台其实就是孤立地据点,如果按照总参谋长的意见,我们不但要守大沽,还要守卫大沽的后路,从大沽到山海关一线众多的海口,北塘海口,丰润的涧河口。    乐亭的清河口,老田沟,昌黎的浪窝口,蒲河口以及山海关内地白塔岭、秦皇岛、小河口等处企不是处处都要派军驻守?这样一来原本可以集中的兵力又被分散到各处,这不是方便英军各个击破吗?要知道强敌之前,轻易分兵。    那可是大忌啊!”诸葛不亮似乎觉得皇帝有些动摇,立刻上前几步劝道。
  
      “胡说,且不说英军陆军极少,未必肯登岸擅入,就算如你所说,我们分兵守御各此,那又能分去多少?山海关原本就有三千驻军,北塘再部署得力武弁一千五,其它各处其实只需五百兵弁,主力尽可于二线待命。    随时赴援各处。    如此才是万无一失之策!”葛海华也动了肝火,忍不住出言反驳。
  
      “够了。    总参谋长,我想听听你如何部署大沽兵力?”王财想了想问道。
  
      葛海华深吸一口气,略一思索便答道:“皇上,臣将命令左二军、新九军分别驻防天津、永平,以为全线预备队,随时赴援各处,另外调新十军主力驻防大沽东、西两村之间的海神庙,令其抽调一千兵士防守北岸炮台,新十一军防守南岸各炮台,并令其于海神庙前搭浮桥一座,便于南、北两岸联络,协同作战,再调新十二军分守新城以东海口十五里处,以及海口北岸及新河等地,以为南北炮台的后路接应,再抽调直隶防军严守大沽至山海关各处河口要隘,除此之外……”葛海华想了想又补充道,“臣还将调兵于天津三十里外的双港增设炮台一座,此处地势较高,便于制敌。    ”
  
      “好了,”王财一拍桌子,沉默了很久才缓缓道,“葛总参谋长,我命令你节制京津全部驻军,立刻进驻大沽口部防,”说着他顿了一下补充道,“我要告诉你,你们的背后就是帝国朝廷,就是我,你们胜了,我会亲自前往炮台给有功将士授勋,你们败了,我也会调集各地勤王之师,与英夷决战于京师城下,既帝国皇帝,身系天下,我绝不会离开京师,你要把我的意思传达到每一个参战官兵的耳朵里,天朝官兵,有死无降,我就在京师等你们地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